5 月 8 日,法国国民教育部汉语总督学白乐桑教授一行莅临亚奥理事会官方礼服研究院参观指导——汉语言测试国际化交流的探索新程。亚奥理事会官方礼服研究院理事长朱先生率团队热情接待,双方围绕国际中文教育的本土化实践、汉语教学标准的国际化对接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白乐桑教授以其深耕汉语教育五十余年的国际视野,结合法国汉语教学经验,为研究院在汉语教育产品研发及文化传播领域的创新路径提供了重要启示。
交流伊始,白乐桑教授以自己的名字为例,深入浅出地道出中文的独特性:“当法国人问‘白乐桑’的‘乐’是哪个‘乐’、‘桑’是哪个‘桑’时,本质上是在追问‘字’的独立意义 —— 这正是中文区别于世界其他语言的‘二元论’:‘字’与‘词’同为最小表意单位。” 他指出,英文、法文等语言以 “词” 为一元论基础单位,而单字不仅是构词要素,更承载独立语义,形成 “字→词→句” 的二元论体系。
谈及法国中小学汉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 “400 个高频汉字” 为基础标准,确保学生掌握构词能力强的核心字(如优先选择 “可乐” 而非 “雪碧”,因 “碧” 字构词频率低),避免因生僻字导致 “超纲争议”。
作为法国首位汉语专职总督学,白乐桑教授主导制定的中小学汉语教学大纲堪称 “二元论” 的实践范本:以 “字频” 为核心筛选教学内容,将汉字能力纳入语言考核体系,并通过 “400 字→805 字” 的进阶标准,匹配不同学制的学习需求。这一标准被法国教育部采纳后,不仅解决了 “超纲” 争议,更让汉语教学从 “经验驱动” 转向 “科学驱动”。
“中文的系统性优势,在于‘字’的可推导性。” 白乐桑教授举例,掌握 “中”“国”“公”“司” 等高频字后,学习者可自主理解 “中国”“公司” 等词汇,形成 “以字带词” 的高效学习模式。反观中国对外汉语教材,因缺乏 “生字表”,学习者只能孤立记忆词汇,事倍功半。
在亚奥理事会官方礼服研究院理事长朱先生的陪同下,白乐桑教授一行参观了研究院的礼服展厅并进行了量体,对 “以服饰为载体传播东方美学” 的理念深表认同。当谈到研究院旗下 “汉测通” 平台时,理事长朱先生表示:“我们将摒弃传统教学中‘重词轻字’的误区,借鉴白乐桑教授的‘二元论’,以字频为核心构建‘字 - 词 - 句’一体化学习体系。例如,通过智能算法筛选高频汉字,结合礼服相关词汇(如‘华服’‘刺绣’‘丝绸’)设计场景化课程,让非母语学习者在理解汉字表意性的基础上掌握汉语。”
白乐桑教授对研究院的国际化定位深表赞赏:“将公司设在新加坡而非中国大陆,体现了对‘去意识形态化’的坚持 —— 这正是国际中文教育的关键:以科学规律为导向,而非文化自我表达。法国的经验证明,当‘字’的价值被正视,汉语的学习难度将大幅降低,其逻辑性与美感才能真正被世界理解。”
交流尾声,理事长朱先生代表研究院向白乐桑教授发出合作邀请,双方在今后的汉语言领域展开探索。亚奥理事会官方礼服研究院为白乐桑教授量体定制中式礼服,以传统礼仪致敬这位深耕汉语教育的 “文化使者”。正如理事长朱先生所言:“今天的交流不仅是一次教育理念的碰撞,更是一次对中文本体价值的回归 —— 当我们尊重汉语的独特性,世界才能真正走进汉语的‘字里行间’。”
随着全球中文学习需求的持续升温,亚奥理事会官方礼服研究院与白乐桑教授团队的合作,或将为国际中文教育开辟一条 “本体科学 + 文化体验” 的创新之路,让汉语成为连接不同文明的 “表意桥梁”。
五、汉测通(HCT)简介
汉测通(International Chinese Testing System)是一项国际汉语测试系统,用于评估非母语中文学习者的中文能力而设计的国际测试系统。该系统被众多中文为母语国家的大学及留学项目广泛采纳,作为申请入学时必须提交的成绩之一。